中国科学院上海分行已全面建立了一个“堡垒”防疫和控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并尽一切努力确保重大科技任务不停止,重大的科学和技术设施的操作不是停止,并保持重要支撑平台不停滞不前,从而不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
许多科技工作者,包括60多岁的退伍军人和90后、00后的新员工,收拾行装,住进了实验室。作为一支肩负“国家责任”、关心“国家大事”的“国家队”,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科学家们继续为保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如期推进而奋斗。
为了保护科研资料,他已年近60,彻夜未眠
一张沙发、一床被子、一摞书和一个笔记本,58岁的植物学家郭方清已经在实验室里生活了50多天。他不感到孤独,每天都充满了科研任务。
作为一个卓越中心的研究员和研究团队领导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他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增加产量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月17日,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关闭,mg平台下载,老郭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从七宝位于闵行的家赶到实验室。“一张纸,一个冰箱,两件我不用担心的事,我必须走。”出门前,老郭向妻子解释道。
本文首次揭示了植物高温感知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这是老郭团队十年来的心血。出版前,老郭需要随时与期刊编辑沟通,校对文字和图表,很多任务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铸剑十年,即将释放,老郭怎么舍得?
2006年留学归来后,郭芳卿选择了一个很少有人关心的学科。他不做“多一不多,少一不少”的研究,他要攀登科学研究的唯一高峰。一旦你进去了,就是16年。